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义马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
| |||
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夯实法制政府建设工作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将提高法治建设水平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领导机制,制定全市生态环境系统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要求,加大督导力度,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二)深化理论学习。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通过局党组会议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传达学习党委政府有关法治建设会议及文件精神。把学法用法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作为年度述职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推动法治建设责任落实。认真制定年度干部学法计划,把法制学习纳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推进局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2022年,我局领导集体学法4次。 (三)强化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局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体系,局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加强统筹规划、督察督导、考核评价,全年共召开3次会议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 二、狠抓落实,持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责 1.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情况、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并公布权责清单,确保权责清单的权威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治理体系。加强监督,结合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剖析整改,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依法履职水平。 2.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进一步优化环评管理。对符合条件的65类报告表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审批。二是实施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重大投资项目实施即报即受理即审查,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三是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制度,提升监管效能,加大失信惩处力度,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3.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日常生态环境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将全市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双随机抽查信息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双随机工作,各项检查结果均在局门户网站公开。统筹安排执法工作,高效利用自动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减少不必要的现场检查;执法检查中严格落实“一体化执法”、“一证式监管”的要求,力争将环境问题“一次性发现到位、服务指导排污单位一次性整改到位、违法行为一次性查处到位”,不断减少执法频次,减轻企业负担。 4.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和企业服务日活动。二是坚持每月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解答企业环保政策咨询,倾听意见建议,解决急难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出台制度和措施,确保生态环境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章可依、顺利推进,落实助力企业发展行动;全面启动第四批企业事业单位环保信用评价工作。四是强化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杜绝生态环境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文件和制度出台,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加强政企沟通,在制定修改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法制学习宣传有待加强。法制学习的深度广度不够,培训能力较弱,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行政执法水平还有待提升。部分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漏洞和错误,部分派出机构对案件的审核把关不严。三是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执法监管任务增加,监管压力继续增大,执法人员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部分执法人员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执法队伍现状与目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及社会公众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四是普法培训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法治培训与法治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的普法培训主要是采取专家授课的方式,培训形式比较单一,互动性不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法治工作的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方式改革,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和法治建设水平。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