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环境监察

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义马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29 09:24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了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三门峡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义马生态环境工作实际,以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进民生幸福为宗旨,对标“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水、气、土”环境治理,奋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最大决心、最高标准、最严举措、最强力度,深入整改突出环境问题,为“强富美高”新义马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查

1、完善基层生态环境机构建设。我局执法分局定期对各区镇生态环境办公室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巡查,生态环境信访管理工作,实质性推进基层环保机构有效运转。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20余次,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5次、绩效分级指导10次、柔性执法百余次、技术帮扶指导40余次,开展生态文明宣讲30余场。

2、全面推动三项制度工作落实。一是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提高执法透明度。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坚持做到事前公开。明确行政执法人员从事执法活动,要求配带或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出示有关执法文书,做好告知说明,保证执法事中规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实行阳光执法。完善我局执法记录仪配备,结合智能指挥监控平台,实现“移动执法系统”运用全覆盖,对现场检查记录、调查询问笔录等调查取证的记录过程,全部在“移动执法系统”内完成,实现执法过程“留痕”管理。三是严格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保证执法公正。在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须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确保每项重大执法决定都合法适当,守住法律底线。

(二)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力度

1、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大练兵期间,执法系统全员参加,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各项环境执法工作,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

2、加强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建设。深化处罚信息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行权系统的法制审核和监察监督作用,确保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及时、同步和真实,实现政务公开。所有处罚案件及时录入双公示系统。

3、主动公开执法信息。按时登陆市局处罚平台、省厅系统、环保部“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信息系统”、启东双公示、启东信用、启东政府网信息公开等平台,及时填报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4、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集体讨论制度。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将法制审核、合法性审查等要求落实到局每一个文件中。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

5、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严格履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行政执法信息。我局今年全体执法人员均按时参加行政执法换证考试,持证执法率100%。

(三)环境信息公开

1、环境信息披露是强化落实环境信息公开、构建企业责任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2022年生态环境部颁布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根据管理办法将推动建立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加强制度宣传培训,强化信息系统和监管能力建设,逐步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积极完成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填报工作,确保企业准确理解把握相关政策措施,及时精准做好披露工作。我局按照相关规定组织我市18家企业开展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工作,所有企业均按时、按要求完成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工作。2023年4月10日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下发了关于《三门峡市2023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通知,通知中我市共确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20家。

2、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达到100%。我局认真做好党政网站信息维护工作,按要求及时有效公开政务信息和生态环境业务信息。同时不断优化网上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简化线上审批流程,规范和量化行政许可审查方式、审查程序、审查环节、时限节点等,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和结果及时公开,信息公开率为100%。主动公开执法信息。

(四)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生态环境损坏赔偿

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2020年新修订的《民法典》分别规定了侵权人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应承担的修复责任和赔偿责任,明确了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的索赔权。今年我局启动生态损害赔偿1起。

(五)其他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职责

1、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开通重大投资项目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更宽松的发展条件。继续走进园区,深入开展环保法治进企业活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做贡献。

2、全力推进信访攻坚,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情况。坚持牵头抓总,落实首问负责,牢固树立信访、舆情“一把手主抓、第一时间处置、一个口径发声、一线人员随时准备应对”的理念。

3、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与“以案释法”工作。加强了有关环保法律和政策的学习,提升环保队伍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水平和环保执法效能。执法人员在各类专项督查、交叉执法等执法活动中,积极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用经典案例进行“以案说法”,使企业全面了解相关环保法律,要求企业熟悉本行业的排放标准和国家的有关环保政策,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和能力。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尽管本局环境行政执法工作制度、程序、裁量日趋完善,执法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与上级政府法治化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环境执法效益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原因在于群众的切身感受与企业的污染排放达标标准不能等同;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还不匹配;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企业的治理设施不完全到位或不正常使用,甚至仍存在偷排漏排现象;环境监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等。在下阶段,我们将针对环境法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开拓思路,细致研究,积极整改,使环境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下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一)继续完善环境执法监管体制。

推动我市加大环境执法力量建设,加强组织基层执法人员专业培训。健全完善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整体联动、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机制。深化“双随机”监管工作。根据我市重点污染源企业名单更新双随机监管企业名录,按企业分类重新确定监察频次,提升精准化执法。坚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理念,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

(二)做好环境信访应急工作。

加大信访调处规范性,依托省12369环境举报热线系统、污染防治攻坚平台等,加大环境初信初访力度,全面压降环境越级信访。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省督察、“回头看”、巡察交办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销号。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开展环境隐患的排查整治,消除隐患。

(三)加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统筹明年水、气方面的减排工作,做好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做好总量指标核定、排污权交易初审。继续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跟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情况。继续做好环保总监的管理和培训。强化危险废物源头总量控制,做好危险废物跨省转移、月度申报审核工作,督促企业完善危废产、存、运、处的各项日常管理。

(四)强化生态环境队伍建设。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党风廉政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坚持抓规范、提素质、强激励、树形象,突出担当导向,加强学习,增强敢于担当和实干争先意识,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强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干预,全力打造信念、政治、责任、能力、作风“五过硬”的生态环保铁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3年12月31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